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常任理事国否决权 >> 正文

【正向征文——春韵】等风筝的人(小说)

日期:2022-4-14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枚风筝,或紧紧握住。或自由放飞,我们便成等风筝的人。等待梦想开花结果,等待梦想落地生根,等待梦想扬帆起航。如果你也和我这般,请你做一个等风筝的人,请不要刻意陪你放风筝的人是谁,是她就好。

--题记

春回大地,草长莺飞,万物复苏,春风拂柳,桃花蹁跹。春天如期而至,春城风筝应约而来。每一枚飘荡着的风筝,都携着一个小小的梦,沐浴着春天的阳光,遨游在春城上空。而这些五彩斑斓的风筝,都被一根根细细的线牵引着,线的那头便是放风筝的昆明人。

唯有他,一个少年,瘦弱的身躯,眉清目秀,黝黑头发,蓝色的衣裳,独自坐在翠湖边的石头櫈上。他手里拿着线轴,时而仰起起头来,望着湛蓝色的天空,欣赏漫天飞舞的风筝,时而凝望涟漪荡漾的翠湖水。时间,呈现大片大片的空白。路人来来往往。有的从他身边冷漠走过。有的看看他手中没有了风筝的线轴,向他投来诧异的眼神。行色匆匆的风景,终于有了片刻的定格。不远处,天真未凿的小男孩,正一脸好奇的询问身边的妇人:“妈妈,那个哥哥的风筝哪里去了,为什么他只有线轴,不见风筝呢,怪怪的。”

妇人抱起孩子。她瞅了瞅少年,一面亲吻儿子的额头,淡淡的作答:“宝贝乖,他是个怪小孩,每年春天都会坐在那里。妈妈也不知道他的风筝在哪里,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父母。”

“妈妈,那他是在等风筝吗?我想送他一只风筝,可以吗?”小男孩望着妈妈,声音很轻很小,生怕少年听见似的。

妇人一脸诧异,盯着孩子一字一句的道:“送他风筝?你玩具这么多,都是你阿姨给买的。风筝这么贵,我们哪买得起?不理会儿子失望神色,妇人催促道:“快走,妈妈带你去买奥特曼。”

“可是他没有风筝,老坐那儿,也太没意思了,我,我想去和他玩会儿,好吗?”男孩小心翼翼的征求意见。

“你还要不要奥特曼的?!”妇人提高了声量。她或是害怕儿子耽误时间,或是不想儿子和她眼中的怪小孩玩。

“要。”儿子怯怯的说。随后跟在母亲的脚步,母子俩的身影消失在翠湖林荫小道上。

这对母子,终究没有靠近少年。少年始终看着天空中的风筝。一只蝴蝶形状的风筝飞过,一滴泪从少年的眼中滑落;一只蜻蜓模样的风筝飞过,少年再次落泪;一只俨然燕子的风筝飞来,少年嘴角略微扬了扬,他想叫爸爸,很想。但,终究没有发出声音来,因为……

精确的说,也不是没有人走近过他。她,是一个6岁左右的小姑娘,活泼可爱,一对俏生生的羊角辫,很是好看。小姑娘走近他,将一根翠湖垂柳圈成的杨柳帽戴在他头上。他没有理会,继续盯着天空中来去飘荡着的风筝。

小女孩用稚嫩的童音吐出了几个不太清晰的字:“大哥哥,你怎么不去玩呢?”她接着说:“大哥哥,我带你去玩好吗?”少年还是没有吭声,眼里含着泪水,努力摇了摇头。

少年继续盯着翠湖碧波荡漾的水,柳絮飘飞,落在翠湖的柔波里,一圈涟漪散去,又一圈涟漪激起。风筝的倒影在翠湖如镜般明亮的水中。

不知过了多久,一个中年妇女叫骂声响起。像极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,给人一种“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”的感觉。中年妇女用昆明人特有的嗓音喊道:“死丫头,你跑哪儿去了,找得老娘好辛苦。”若中年女人能够预知面前的少年,若干年后会成为她的乘龙快婿。此刻或许就不会这般无礼。

小女孩被骂了一顿,至于骂了些什么,无人记得,亦无需记得。总之昆明妇女骂街的情形,来过春城的朋友都会知道。其实无论去哪里,任何一家小饭馆,只要有昆明女人存在,催促老板上菜,那听上去最凶的,定然就是昆明女人。

随后小女孩被她的妈妈拖走。小女孩的一双目光,始终注视着那个未对她只言片语的陌生少年。

直至母女两人消失在翠湖唐堤上,少年的泪水,才默默地,滴在了没有风筝的线轴。春风吹过,涟漪依旧。春燕飞过,云彩依旧。正是柳絮飘飞的春韵时节,他呆呆的,久久的看着天空,看着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:那只最熟悉的蝴蝶风筝,少年的阿妈陪他放过;那只拖着长尾巴的毛毛虫风筝,姐姐陪他放过,那只尾巴很短的燕子风筝,阿爸陪他放过。可惜,这一切都只能,且永远只能出现在少年的梦里和遥远的记忆中。少年的妈妈,爸爸,还有姐姐,被一场无情的车祸夺走了年轻的鲜活的生命。像天空中四分五散,不知飘零何处的风筝一般。

少年努力抬头,不让眼角的泪水滑落。模糊的恍然间,他似乎瞧见那些风筝在笑,是那种冷冷的、轻蔑的笑。笑他在当年那场车祸里偏偏幸存,苟活于世,而不去陪伴他的父母和姐姐……片刻,少年无力的低下头,他怔怔的,抚着手中没有风筝的线轴,突然跃起来。下一秒,他重重的摔在地上。血,从少年的嘴角缓缓流出,染红了翠湖畔的青石板。

不知过了多久,少年感觉到一个小女孩哭着,并试着将他扶起来。可终究没有成功。原来,少年在那场车祸中,失去了双腿,他再也无法放风筝,从此他成了等风筝的人。而少年的亲人,早已在那场车祸中丧生,永远也没有机会陪他放风筝了。此刻,小女孩明白了少年为何没有陪她玩,为何没有理他。因为少年在那场车祸中惊吓过度,从此再也无法说话。

少年的叔叔赶来,谢过小女孩和她的妈妈。其实昆明人大多心地善良。虽然说话难听些,但心肠还是挺好的。正是小女孩的妈妈,她听到女儿的哭声赶来。这个“刀子嘴,豆腐心”的昆明女人,拨通了120,并陪着救护车将摔倒的少年送到医院。迷糊中的少年,嘴里视乎在喊着妈妈、爸爸和姐姐,风筝,风筝轴。小女孩将风筝轴小心翼翼的递到少年的手中。握着她的手说:“等你好了,我陪你放风筝”。

三个月后,少年出院了。女孩不见了,少年的叔叔推着少年的轮椅,走遍了翠湖的每个角落,寻遍了翠湖懂南西北门,也没有发现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。奈何他怎么寻找,也找不到。难道一个人会凭空消失?原来,由于工作调动,女孩的一家举家迁往滇中楚雄居住。

少年拿起没有风筝的线轴,上面有一行纸条,上面有这样一行字“等我,我叫风筝。”多年以后,我在少年一篇博文里看到了这句话。少年是这样写道,对我而言,最美的情书,并是那句“等我,我叫风筝”。

日子依旧如常。少年每天都会出现在翠湖边,没有人看见他是怎么来到翠湖边的,但他每天都会在翠湖边石櫈上,他手里依旧拿着没有风筝的线轴,他在等,在等待风筝。

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再次出现,是在五年后的春天。这次她走近少年,继续和少年说话,少年还是没有发出声音,只是点头摇头。女孩掏出一张纸来,少年写道:“风筝,你来了,这次不走了吧。”

女孩摇摇头说:“这次我回昆明,是来参加艺术考试的,下午车票,还得回楚雄。”这次,她特意为少年没有风筝的线轴拴上一个大大的风筝。风筝是女孩亲手绘画的。女孩郑重的告诉少年:“每一枚风筝都有一个梦,放飞一次风筝,开启了一个梦。”

随后她从翠湖边的竹林里,先推出一把轮椅,再从竹林里拿出一根拐杖。轮椅是少年的,拐杖也是少年的。扶着少年坐在轮椅上,陪少年围绕翠湖走了一圈,女孩推着少年穿过唐堤,走过昆明自来水厂旧址,来到了翠湖边的广场上,将拐杖递给少年,少年依偎着轮椅,艰难的站起来。女孩绕着男孩将风筝放起来,递给少年,他们放了很久很久,少年想了许多,想到了他在天堂的妈妈,爸爸,姐姐,还有天空中的风筝。

女孩说,“等风筝的人,你笑了”,男孩在纸上写下“谢谢你,风筝”,然后一把将女孩搂入怀中,轻轻依偎着。那年她16岁,他17岁。他们纯真的爱情,开始绽放在雨季花期。

少年在纸上写道:我曾经有过幸福的童年,我阿爸,阿妈,还有我姐经常陪我到翠湖边放风筝,我姐也喜欢悄悄折翠湖垂柳,编成杨柳帽,戴在头上。一场车祸,带走了他们。他们飞去了天堂,那是比断线的风筝还要高远之处,将永远飘荡在灰蒙蒙的天空中。我由于在车祸中惊吓过度,双腿骨折,神经坏死,无法再行走。父母离世前,将我托付给了叔叔,并给了叔叔一大笔钱,叔叔后来利用那笔钱,在翠湖边开了一家茶楼。而我……

风筝女孩没有让男孩继续写下去,“真幸福呵,你天天可以再翠湖边品茶,看风景。”转身的那刻,她的眼泪稀里哗啦,泛滥成灾。

突如其来的灾难,让少年的的人生突然改变。也正是这一场灾难,造就了少年不平凡的一生。少年一夜间散失双亲和姐姐。极度悲伤,美好的童年生活,戛然而止。双腿瘫痪,少年无法自由行走,无法言语,无法排遣内心孤寂,唯有看风筝能让他内心暂时忘记痛苦,唯有翠湖的涟漪,让他内心暂时平静。直到那个叫风筝的女孩出现,少年开始走出忧伤。他坚信,风筝有一个梦,终究会实现。他每天除了在翠湖边看风筝外,就在叔叔的茶馆看书。

当上帝用灾难为你关闭一扇门的,同时定然会敞开一扇窗。由于少年博览群书。少年长期不能开口说话,与人交流,几乎都是用手语或直接写字。几年下来,少年写练得一首好字,文采斐然。他历经苦难,却不忘求知,腿脚不便,让他比常人多了许多看书的机会。在风筝的陪同下,游览了很多名胜古迹地方。他时而在西双版纳看傣妹跳民族舞,时而在普洱的茶楼里品茗,时而在大理洱海泛舟,时而在丽江古城品酒。风筝默默地始终陪着他,那个叫风筝的女孩不离不弃的陪着他。

少年始终坚信,那个叫风筝的女孩所说的“每一枚风筝都有一个梦,经过努力,都会实现。”。少年虽坐在轮椅上,但他追寻崇高的作家梦。小小年纪就成为了红袖添香文学网签约作者,发表山歌剧数篇数本,经常在云南地方剧院汇演。他的许多歌剧刻录成光盘,走入寻常百姓家,短短数年,名声大振。同时少年自学成才,利用空闲时间,获得一家函授的专科学历。记得我高考那年大病一场,恰好遇见少年,少年在纸上写下一方,果然药到病除。少年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,加上对中草药天生的敏锐悟性,他力济苍生,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。

少年20岁那年,他的叔叔已到不惑之年。少年的叔叔因前几年投资玉石,行情好,大赚。叔叔膝下无子,索性将翠湖边的茶楼转给了少年经营。翠湖边茶楼也因为少年的知名度,生意大好,少年索性将茶楼的名称改为“等风筝的人”,纪念风筝风筝和自己的爱情,同时也算是缅怀那些年等待风筝的岁月。少年事业风声水起。他为人谦卑有礼,随着年龄的增长,越发显得沉稳,已然风度翩翩,但他依旧坐在轮椅上追逐梦想。

那个叫风筝的女孩深深爱恋着少年,将少年藏在心中,刻苦求学。每当她想贪玩时候,她的眼前浮现出自己对少年信誓旦旦的承诺,一并浮现的是少年孤寂的眼神,她便迅速收拢贪玩的心。每当别的女孩子在校园里依偎着男朋友撒娇时候,她会想起少年,她的少年。于是,独自跑到自习室温习功课。她坚持每天写日记,坚持每天看书。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,女孩愈发出落得标致秀美,逐渐有了文人般的气质。由于少年不能开口,女孩在滇中楚雄求学的三年里,每天都坚持和少年写信。她的文字功底日益增强,仅次于少年,成为当之无愧的才女。加上天生的艺术细胞,小小年纪,就成了云南某知名艺术家的关门弟子,深得其真传,自然算得上佳人。

三年后,女孩以极高的分数考取云南大学中文系。女孩本可以报考外省名牌大学,但为了照顾少年,她毅然选择云南大学。云大就在翠湖边上,女孩每天都可以看到少年。才子佳人,自小相识,风筝爱着少年,少年恋着风筝。本就是天生一对,地作一双,如同春天翠湖里,那对戏水鸳鸯,成就一段美好姻缘。可世事总无常,现实就如同那一根根牵着风筝的线,风筝在高处,被牵制。女孩的父母一下成了“法海”,他们坚决不让风筝和少年在一起。少年体惜风筝,风筝孝顺父母,从未驳斥过父母的意思。一段美好姻缘,面临着巨大的考验。

春天的午后,风筝女孩推着少年,在翠湖边的广场上放风筝,他们放了蝴蝶风筝,毛毛虫风筝,燕子风筝,将所有的风筝放了一遍,然后一起剪断很多根细线,风筝飘走。一向叽叽咋咋女孩变得很安静。最后,风筝女孩对少年道:“我也是一只风筝,一只属于你的风筝,我只在有你的天空飞舞,你会剪断牵引我的细吗?”少年用力摇摇头,将拉着女孩的手抓的更紧。少年在纸上写下:风筝,我等你。少年嘴角上扬,用唇型表达出那三字。

少年和风筝女孩继续相爱着。少年成立残疾人基金会,在云南各个地州开启了多家“残疾人爱心连锁特产店”,同年成立了残疾人创业辅助会,鼓励残疾人创业,为同样残疾的人送温暖,好评如潮。风筝女孩毕业后在一家外企驻昆明办事处就职。春风里,翠湖水荡漾着最美的涟漪,人们经常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,推着一张轮椅,轮椅上坐车着帅气的少年。风筝女孩踏着碎步,轮椅滑出两条平行线。缤纷落花中,风筝女孩依偎着少年,这便是春天里最美的爱情。

少年将那个老旧的风筝线轴邮寄,给在滇中楚雄的工作的风筝女孩父母。三天后,父母答应只要风筝女孩愿意,支持风筝女孩的所有决定。就这样少年和风筝女孩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爱情长跑。十年里,彼此经历的过往,便是青春。留下美好的文字。翻开少年的每一本书,都记录着那些等风筝的岁月里的悲喜,翻开风筝女孩的日记,里面全是少年的好。

2014年春天,少年和风筝结婚。我也结束了西双版纳的漂泊,恰好回到春城,居住在翠湖畔的出租屋里。我与少年旧时相识,与风筝也是旧文友。我至今也没搞懂,我参加他们的婚礼,究竟是风筝请的我,还是少年请的我。他们的婚礼,有一家浪漫的婚庆公司筹划,却是在“等风筝的人”茶楼举行。婚礼热闹非凡,高朋满座。酒席尚未开始,每张桌上都有一张红色丝绸做成的风筝,相当喜庆。我端起一杯红酒,祝贺他们新婚快乐,早生贵子。我轻轻对风筝说,祝贺你拥有了心爱的少年。接着,我对坐在轮椅上的少年大喊,你的线轴上的风筝呢。少年迅速在婚礼特有的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字便是:“我继续做等风筝的人,诗笺你呢?”我也在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字:“我努力做一个追风筝的人!你的风筝已经落地,我的风筝还在飘。”少年给了我一拳,在屏幕上打出一行字:“加油诗笺!”

突然风筝女孩轻声说:“文,别闹了,诗笺,你也别闹了,改天再聊,那边还有客人要敬酒呢。”他们的婚礼上,我大醉,酣畅淋漓。待醒来,我已经躺在自己的出租屋内。

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枚风筝,或紧紧握住。或自由放飞,我们便成等风筝的人。等待梦想开花结果,等待梦想落地生根,等待梦想扬帆起航。如果你也和我这般,请你做一个等风筝的人,请不要刻意陪你放风筝的人是谁,是她就好。

癫痫病人饮食原则
小儿癫痫的食疗治疗
脑外伤引发癫痫病几率高吗

友情链接:

出乖弄丑网 | 无锡市妇幼 | 蔚蓝海岸歌词 | 现在开店要交税吗 | 专业除螨 | 剑灵拳师怎么输出 | 感悟人生的小故事